原標題:產業興農,“金米粒”促增收致富
【一線講述】
這個春節,我一直在為新一年的谷子種植而奔忙。平整土地、拉來肥料,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好準備。
我的家鄉花寨鄉位于張掖市甘州區。干旱缺水,制約著這里的農業發展。然而,晝夜溫差大、日照時間長,也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光熱條件,讓這里成了小米的黃金產區。
小米,是谷子脫殼之后的產物會議室出租。種植谷子用水少、施肥少、投工投勞少,谷草又是一種營養價值高的牧草,種植谷物個人空間還能帶動養殖業發展,這不是一舉多得嗎!
谷子全身是寶,可往前數十年,谷子產量不高,種植谷子的農戶不多。拿我們花寨鄉來說,家家戶戶種植的主要是小麥、大麥。我想,如果把谷子產量提上去,就能給大家伙兒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。
2008年,我成立了花寨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。在張掖市農科院、甘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大力支持下,我們先后從河北、山西等地引進85個谷子品種,在當地試驗試種后篩選出3個品種,并根據谷種九宮格特性生產出“金花1對1教學寨”谷子專用肥。當年,交流谷子平均畝產量由原來的300斤提高到800斤以上。
對此,有村民質疑:“我種了一輩子莊稼,只聽過畝產300斤谷子,怎么可能產800斤?”為了把谷子品種推廣開來,我帶著一臺筆記本電腦、一個投影儀、一塊幕布,開著貨車挨家挨戶地講種植谷子的收益和科學種植的技術。就這樣,終于有老百姓愿意跟著我種谷子了。
2009年,我和農戶簽訂了包產每畝地800元的合同,并提供種子、種植技術和施肥配方。隨著谷子畝產量增加、收購價格提高,種植谷子比種植小麥、大麥每畝地收入高出1000元左右,越來越多的農戶跟著種起谷子。
自己富還不算富,幫助家鄉的父老鄉親致富奔小康,才是真正的富。合作社帶動張掖市四縣一區的農戶在當地旱作農業區種植谷子,“合作社+種植大戶+基地+農戶”的帶富模式逐步拓寬,谷子成為當地老百姓致富增收的“金米粒”,成千上萬農民受益。
為了維護好“金花寨”小米的品牌形象,我們還引進了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和先進的種植管理理念,在小米生產、加工、運輸的全流程嚴格執行有機食品認證標準,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銷售終端的全程監控和可追溯。前幾年,合作社投資建設金花寨有機生態園,新建10條雜糧生產線和食用油研發中心,并研發小米白酒……
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,“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產業,支持打造鄉土特色品牌”,這讓時租會議我們產業興農的信心更足了。未來,我們將力爭建成10萬畝小雜糧種植加工基地,打造“小米+循環經濟產業鏈”,走好有機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,讓農業越來越有奔頭。
(項目團隊:本報記者 張勝、宋喜群、小樹屋王冰雅、蘇雁、邱玥、王建宏、張銳 本報通訊員 陳海)
發佈留言